1、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经历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世界生物发酵产业大国,近年来,在玉米产业政策重大调整的新形势下,全行业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拓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创新驱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动加快产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步伐,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1、整体发展继续保持平稳
2017年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主要行业产品总产值约2390亿元人民币,产量约2846万吨,较2016年同期增长约7.7%。2018年上半年生物发酵产业延续了2017 年的发展态势,整体发展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主要行业产品产量约1420.8万吨,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3%。其中味精、赖氨酸的出口出现负增长。同时,有部分产品如柠檬酸、葡萄糖的出口有小幅度的增长,大部分产品出口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保持稳定。
1.2、产品出口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统计,2017年生物发酵行业主要行业、主要产品出口量501.6万吨,与2016年相比增长22.9%,出口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出口额42.8亿美元, 同比增长16.8%。出口量方面,除柠檬酸、葡萄糖酸、酶制剂和酵母增长幅度在个位数外,其余行业产品均在两位数增长幅度,苏氨酸产品出口增长最 大达到54%,谷氨酸类产品紧随其后,达到了40%,多元醇产品增幅31%,乳酸产品也有较大幅的增长,达到了22.5%。出口价格方面,柠檬酸、多元醇产品出口价格较2016年同期有了较大提高,谷氨酸产品、淀粉糖产品、酶制剂产品出口平均价格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特别是谷氨酸产品。
纵观2010 ~ 2017年我国生物发酵主要产品出口情况,从2016 年开始大幅增加,2017 年增幅超过2016年增幅( 表1)。产品出口大幅增加主要因素是玉米价格恢复市场定价机制后,玉米价格下降,产品成本随之下降,产品价格更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伐加快。另一方面,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给予的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步伐。这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国内发酵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0 ~ 2017 年生物发酵产业产品出口量及年增长率
2、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2.1、原辅材料的制约
生物发酵产业生产所需的材料涉及领域广泛,其中农业、化工、能源领域的变化对行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玉米,作为生物发酵产业生产重要的原料,近十几年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波动较大。从2006年玉米供需紧张,限制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到2017年取消限制的政策,玉米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16年开始,玉米种植面积下降,玉米产量也开始逐步下降。2017年,生物发酵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加7.7%,玉米消耗量3500多万吨。种植面积的下降,玉米价格的波动性上涨,迫使企业将生产基地向玉米产量大的玉米产地转移,以降低由原料价格及供应量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化工产业及能源产业均受到了严格的管控,部分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被迫关停、产量减少、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都迫使原辅材料价格急剧上涨。原辅材料价格的波动使得发酵产品的利润空间也随之波动,有时甚至呈现倒挂的局面。
2.2、自主知识产权认识匮乏
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初始源于国外技术的引进,因为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革新。但究其根本,并不是源于自主研发,由此带来的侵权隐患,近年来已逐步显现。特别体现在生产关键的菌种问题上,一是国外“引进”的菌种较多,二是国内筛选优良菌种的能力不足,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菌种。同时,由于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也促使“抄袭”现象屡见不鲜。产业的发展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对别人研究成果的“信手拈来”,严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2.3、产能盲目扩张,产业竞争加剧
自国家放开玉米深加工政策后,各玉米主产区均出台了玉米深加工业的优惠政策,这也促使国内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扩产,同时在各玉米主产区还新建了不少玉米深加工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玉米加工的拟新增产能已达20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淀粉糖、氨基酸、有机酸等行业。2019年新的玉米深加工产能将陆续释放,将对生物发酵产业产品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部分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2.4、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压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除对废水排放要求不断提升外,对废气排放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厉,同时对生产过程能耗、物耗等方面也提出要求,众多环保不达标企业被关停,这也使得行业内的落后产能得到了进一步淘汰。但由于生物发酵产业产品种类和品种繁多,行业内中小企业较多,大型企业只占少部分。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企业压力不断增加,须投入更多精力与资金来满足环保要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2.5、发酵优化过程控制不强,产品品质
我国生物发酵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较低,品质远远不及同类其他国际品牌。究其根本,源于生产技术手段、发酵优化过程控制、提取手段的不精准以及生产装备的不精 确。虽然近年来,生产过程不断优化,但有些核心技术、先进的工艺优化控制依然没有攻破,同时,精密设备均依赖于国外进口,缺乏针对我国生产情况的、精密的配套生产装置。
3、行业未来发展策略及方向
3.1、原材料替代品的开发
目前,原材料对行业发展的制约越发明显,寻找可替代的原材料,以降低单一原料带来的风险势在必行。譬如,生物质原料及非粮原料的开发与应用。
3.2、产业链的整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生产越来越强,产业链条被越拉越长。产业链条延伸是一种资源,它体现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产业链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环节最强企业的优势,实现产业链的价值最 大化,同时还可以降低产品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从而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得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3.3、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菌种创新、工艺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应用创新等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政协”创新体系,以企业需求和行业共性问题为导向,由协会联合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共同推进科技研发工作。其次,要加强“ 产学研政协”联合载体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培育创新源泉。第三,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3.4、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高产品质量是增强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提高市场份额,占据价格优势,企业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内产品如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必须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3.5、新产品的开发
当今时代,唯 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对企业来说,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能够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利用新产品的开发,可占据市场上的有利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其次,随着老产品的工艺技术不断成熟,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较多,产品竞争加剧,这也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第三,开发新产品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品牌形象。第四,开发新产品符合国家政策对绿色制造和环保经济的要求。
3.6、智能及绿色制造势在必行
“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快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进程,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绿色体系建设。生物发酵行业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中对绿色发展、智能发展要求,大力推进行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体系的建设发展。行业内企业也日渐认识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纷纷积极参与行业绿色标准的申请制定工作,积极参与行业内召开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申报绿色制造集成项目、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体系相关工作,推动生物发酵行业绿色制造进程。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全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文来源于《生物产业技术》2019年第2期